返回第五章 朱元璋杀贪官劣绅(2 / 2)会审帝王:从崇祯开始首页

接着,顾河就回道:“确有此事。但想必主公也清楚,《大诰》这等欲要使百姓与帝王共治天下的书,怎么可能会在太祖驾崩后能继续流传于世?历朝帝王只愿与士大夫治天下,岂愿与百姓治天下?”

“故而,太祖驾崩后不久,《大诰》便被后世君臣束之高阁。而后世儒臣在教导后面的帝王时,也没让其知道有此书,更没让百姓们知道有此书。”

“另外,官为民父母,岂有民管官的道理,这不是要让子女管父母吗?如此,岂不有悖孝道?可以说,明太祖此举,实在是有悖圣人之教。主公还请不要效仿。从来治世,便是要愚民,使百姓越麻木越好!”

朱元璋看得出来,顾河眼里对自己这个布衣皇帝如此作为的不屑。

但他现在只能潜藏住内心的怒火,只点头道:“顾先生说的对!以后先生也不必称我为主公,直接叫我上位,你我本应是兄弟,叫主公难免有生分之虞。”

顾河如果是个有政治智慧的,应该能从朱元璋的话里听出他的言外之音,而意识到自己适才的话明显有惹自己领导不喜,毕竟随便一猜,就知道眼前这个带自己造反的人是以明太祖为偶像的,不然也不会让自己叫其上位。且为人谨慎的人都应该清楚,一般上司在与自己称兄道弟时,就意味着在强调尊卑有别。

不过,顾河只可惜不过是明末世界里的一个普通老童生,可能比许多平民要聪明些,不然也不会考到童生。

要知道,成为童生得连过县试、府试两关的。

话转回来。

顾河因为是这个世界的普通老童生,在历史上也没显山露水,自然也缺乏这类智慧,而没有听明白朱元璋话里的话,只觉得朱元璋这个敢造反的和尚似乎的确有些不同,竟对自己如此谦恭,称呼自己为先生也就罢了,还说自己是兄弟。

“那在下就谨遵上位吩咐。”

顾河内心里其实不怎么瞧得上化缘出身的老和尚朱元璋。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这个时代,这个思想已经刻在了许多人的骨子里。

所以顾河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很乐意让朱元璋对自己尊重些。

但顾河不知道的是,朱元璋身为一代雄主,对人心的把控可谓是炉火纯青,他既能以大善大仁之心对待百姓,就能以无边阴狠之心对待不和他同道的士人,甚至尤其擅长捧杀。

而事实上,朱元璋现在已经有了将来杀顾河之意。

只是朱元璋在给他机会。

朱元璋让顾河称自己上位,也有警告顾河,自己其实是赞成明太祖此举的意思,毕竟那就是自己干的!

如果顾河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和主公不一致,且立即改口,并虚心请教,朱元璋还会暂时打消将来杀他的念头。

因为在朱元璋看来,他是需要用读书人,但也可以杀不值得用的读书人。

在真正会权谋的帝王眼里,读书人就是统治工具,是用时就好好用,不用就可以直接丢弃,而不是将其真当作与自己共天下的人。

如果顾河还值得他将来继续用,他也不是不能忍受顾河的一些缺点。

因为他也是没忍过。

想当年,刘伯温那么傲的人,但因为对他有价值,他都是能忍的。

不过,可惜的是,顾河没有这个意识,这也就让朱元璋没办法打消将来除掉或堤防顾河的意。

但朱元璋现在还不能杀他,他虽然是暴君,但不是昏君,不会乱杀人。

他现在还需要顾河这个能写会算且出身基层的读书人为自己处理后勤与内政事务。

故而,朱元璋接下来就命令顾河兼任巨鹿知县,并吩咐道:“城中官绅皆需缴纳官粮。故先生任知县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从这些官绅手里收足官粮。第二件事就是分田于民,官绅所控制的熟田也全部没收,分于佃户,令佃户缴税。其次,外面的荒田分于流民,第一年免征官粮,第二年征一半,第三年开始全征。”

“上位最好对官绅示恩优免一些。如此才能收获人心,而尽早成大事也。”

顾河劝道。

“没杀他们已经够好了!再对他们豁免官粮,你让咱怎么养军?”

朱元璋回道。